导致船员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船员经常面临高强度的日常工作,频繁的船舶检查、机械维修、专项活动、单一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得不到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艰苦、自然条件恶劣、水上风险频繁等,船员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精神状态。此外,在船时间过长、矛盾心理、职业危机等因素交互作用,也都在客观上造成了船员群体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为避免在水上不愉快和不成功的生活,减少事故和保障安全,不但要求船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影响船员行为的心理要素有哪些呢?
一.认知力
危害航行安全的直接原因,一是船员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船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要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要辨识船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都和认知力有密切关系。船员对船上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规程不了解,认识不全或者错误的认识都可能增加人的不安全行为,船员对水上安全法律法规认识不深,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从而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认知不良或认知缺陷是导致险情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情绪
船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人员相对固定,活动空间狭小,噪音、震动大,信息较为闭塞,人际交往简单,使日常生活经常体验的感觉、知觉严重匮乏,这种感觉、知觉负荷不足的心理状态发展,导致船员出现焦虑、抑郁、恐慌或情绪紧张过度等心理应激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没有较好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利的情绪,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降低船员的认知水平和效果,干扰了正确的操作行为。事实表明,人在情绪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在平时工作中善于控制情绪,能保持良好的心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而且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 .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能提高人对周围事物和本身状态的感受能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如果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的状态不留心、不在意,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就不能发现有意义的信息,对危险信号就不能提起警觉,出现通常所说的“视而不见”、“见多不怪”的情况,从而降低动作的适应性。听错车舵口令,误操车舵而导致碰撞或搁浅,视线不良时由于了望水手的疏忽导致碰撞而沉没,船舶会让中由于漫不经心和闲聊而导致碰撞等都是注意不集中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四.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贯穿在一个人的全部活动中,是构成个性的核心部分,“性格决定命运”。船上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如拖拉懒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孤僻冷漠、焦躁冒进、心理偏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安全的因素。镇静、乐观、愉快,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无疑对提高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能力
心理学上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称为能力,能力反映着人活动的水平。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要求人具有一定的能力。人在能力上的差异不但影响着工作效率,而且也是能否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航运业是特殊的职业,是具有一定危险性和重要责任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特殊能力。
能力不同将导致结果不同。不仅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效率的差异,在安全生产中亦体现出不同。能力强的人效率高。体力消耗少,身心愉快,不觉疲劳,操作上有条不紊。而能力差的人则搞疲劳战,操作中易紧张,顾东忘西,手忙脚乱,工作成绩不突出,心理上还形成一种失败感,此时容易发生误操作,安全隐患就潜伏在其左右。
影响船员行为的心理要素
导致船员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船员经常面临高强度的日常工作,频繁的船舶检查、机械维修、专项活动、单一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得不到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艰苦、自然条件恶劣、水上风险频繁等,船员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精神状态。此外,在船时间过长、矛盾心理、职业危机等因素交互作用,也都在客观上造成了船员群体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为避免在水上不愉快和不成功的生活,减少事故和保障安全,不但要求船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影响船员行为的心理要素有哪些呢?
一.认知力
危害航行安全的直接原因,一是船员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船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要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要辨识船舶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都和认知力有密切关系。船员对船上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规程不了解,认识不全或者错误的认识都可能增加人的不安全行为,船员对水上安全法律法规认识不深,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从而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认知不良或认知缺陷是导致险情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情绪
船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人员相对固定,活动空间狭小,噪音、震动大,信息较为闭塞,人际交往简单,使日常生活经常体验的感觉、知觉严重匮乏,这种感觉、知觉负荷不足的心理状态发展,导致船员出现焦虑、抑郁、恐慌或情绪紧张过度等心理应激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没有较好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利的情绪,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降低船员的认知水平和效果,干扰了正确的操作行为。事实表明,人在情绪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在平时工作中善于控制情绪,能保持良好的心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而且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 .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能提高人对周围事物和本身状态的感受能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如果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的状态不留心、不在意,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就不能发现有意义的信息,对危险信号就不能提起警觉,出现通常所说的“视而不见”、“见多不怪”的情况,从而降低动作的适应性。听错车舵口令,误操车舵而导致碰撞或搁浅,视线不良时由于了望水手的疏忽导致碰撞而沉没,船舶会让中由于漫不经心和闲聊而导致碰撞等都是注意不集中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四.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贯穿在一个人的全部活动中,是构成个性的核心部分,“性格决定命运”。船上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如拖拉懒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孤僻冷漠、焦躁冒进、心理偏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安全的因素。镇静、乐观、愉快,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无疑对提高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能力
心理学上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称为能力,能力反映着人活动的水平。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要求人具有一定的能力。人在能力上的差异不但影响着工作效率,而且也是能否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航运业是特殊的职业,是具有一定危险性和重要责任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特殊能力。
能力不同将导致结果不同。不仅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效率的差异,在安全生产中亦体现出不同。能力强的人效率高。体力消耗少,身心愉快,不觉疲劳,操作上有条不紊。而能力差的人则搞疲劳战,操作中易紧张,顾东忘西,手忙脚乱,工作成绩不突出,心理上还形成一种失败感,此时容易发生误操作,安全隐患就潜伏在其左右。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